記者問路上的年輕人
「你聽過林覺民嗎?」
「你知道他寫過的訣別信嗎?」
路上的年輕人搖搖頭
一臉茫然......
有人看了這新聞
評論說「知道又怎麼?」
我只能說
如果腦容量還夠
不勉強的話
知道的東西愈多愈好﹗
知道林覺民
多了一種經驗或閱讀經驗
也多了一個效法或參考的對象
當然不知道林覺民卻知道甘地或孫中山也行
只是怕反對的人又說:「知道他們又怎樣!」
其實台灣社會充滿了這種反智的現象
「知道代數/微積分/工程數學又怎樣」
「知道中國的鐵路網又怎樣」
他們論點都歸結到
這和他們的競爭力無關
不會代數的人照樣賺錢過日子
不會中國或世界地理的人也一樣安度終身
但是他們忘了
人活著是為了各種不同的經驗和體驗
有人可以活著只為了吃喝拉撒睡
但有人可不行......
要不然您以為文學和藝術是為了什麼呢?
您可以不知道林覺民
但是當我們談起這個名字時
您只能鴨子聽雷
您可以不知道與妻訣別書
但是當我們為之感慨時
您只能狀況外
您可以不讀愛蓮說或陋室銘
但是當大家引經據典時
您如何自處?
因為您的反智
讓自己失去應有的好奇心
也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當然我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如果您一輩子都把能吃的植物叫「青菜」或「疏菜」
沒有人會說不可以
如果您講話連個像樣的成語都說不出來
大家也不會當面批評
但是每個人心中會有一把尺
心中自然對於您這個人的「內涵」有所評價
看到這兒
您還說「沒聽過林覺民又怎樣」嗎?
好吧﹗那是您的選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